用APP追《经典小说3》
永久免费,还能赚钱
马上打开

经典小说3

正文1/22章
第一章
  前言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历史发展到21世纪,身处地球村的人类无时无刻都在彼此依存于共赢互惠的生态链之中。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旅游网站纷纷落户。旅游这个行业近年来在网络上大力发展,旅游网经这些年的发展后已多如牛毛,旅游网站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这类网站提供及时的旅游线路报价、打折门票信息、切实的旅游建议、以及详细的旅游资讯。将旅游业内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人性化的开设了旅游线路预定、打折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预订、旅游保险、旅游书城、包车服务、旅行游记、旅游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务!
  旅游地点多如牛毛,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旅程?旅途中的种种生活问题是否能够很好解决,很多突发事件是否有处理经验。旅游之前,先阅读旅游图书,看看什么类型的景点自己感兴趣,什么心情,什么人适合什么样的旅途。比如度蜜月,那么马尔代夫、斐济岛等就是最好的选择,和老人一起出行,就不宜去爬高山,穿草地。和知识分子旅游,可以选择去古都、古迹转转。
  “吃、住、行、游、购、娱”,简单的六个字,但它的形成过程却经历了半个世纪,凝集了几代人的心血,集中了成千上万旅游工作者的智慧。阅读此书,将是一次畅游世界的心灵之旅。
  §§第一章探访四大文明古都§§§(一)古老的东方龙——中国北京(1)天安门及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市中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广场内天安门城楼被誉为新中国的象征。
  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两座建于l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现在的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的一大胜景。
  天安门广场曾是明清封建帝王统治时代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宫廷广场,东、四、南三面用围墙围成一片普通百姓的禁地。在近现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象天安门广场这样与人们的情感世界有着如此令人感动的联系。1919年五四运动在这里爆发,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宣战,一·二九运动、五·二○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向被屈辱、被奴役告别。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它庄严肃穆的形象是我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天安门广场于一九八六年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城楼虽饱经沧桑却依旧朝气蓬勃、威严四仪。天安门是北京城的眼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是明代皇城的正门,当时叫“承天门”,有承天启运之意。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可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模样,而是五座木牌坊,后来改建成九开间门楼。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建国后,人民政府又重建了城楼上的木建筑、加厚城墙,才成了现在的样子。明、清两朝,这儿是禁地,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灭为止,除了皇亲贵族,老百姓不准过往。它最大的用途,是国家有大庆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时在此举行“颁诏”仪式。而如今只要有机会,你随时都能登上这座城楼,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在晴朗的天空下,城楼上有黄色琉璃瓦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朱红的柱子和城台,白色的华表、石栏杆、石狮子,金水桥一一浮现。碧水青天,丹墙绿树,石栏黄瓦,画梁朱柱,色彩丰富,轮廓美丽,宏伟端庄。
  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些气势轩昂的现代大建筑竖立在宽阔的广场上,使广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庄严的布局、磅礴的气势。令每一个中国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情。
  历史的回声仿佛还在回响,历史的步伐依然在前行,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同共和国一道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黎明。
  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日出时分国旗班战士们的升旗仪式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大景观。
  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主要景点有: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前门大栅栏。故宫、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是1952年根据梁思成的设计方案动土建造的。碑高37。94米,碑基三千多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碑身是坚硬的花岗岩,周围是美观朴素的双层汉白玉栏杆。碑上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还有反映中国现代史进程的8幅大型浮雕,是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浮雕之一。
  人民大会堂位于广场西侧,高46米,长336米,宽206米,建筑面积则达十七万平方米。
  大会堂的正面有十二根大理石门柱,每根高达二十五米。中央大厅为桃红色大理石地面和汉白玉石柱,顶部挂着水晶玻璃花灯。中央大厅后面是万人大礼堂,礼堂装饰典雅,灯光宜人。大会堂的北部是可容纳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大如足球场,装设富丽堂皇。大会堂所有厅室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广场南侧,建成于1977年9月。整个建筑坐落在枣红色花岗岩砌成的高大基座上。纪念堂分北厅,瞻仰厅和南厅三部分,毛泽东的遗体就安放在瞻仰厅内的水晶棺中,周围是全国各地送来的名贵花草,北厅上层还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革命事迹。
  正阳门又名前门,位于广场南端,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城外有瓮城和箭楼。正阳门与天安门南北相对,是北京内城九门中的正门,建有三重飞檐,二层阁楼,高42米。历史上只有皇辇宫车可以从此门出入。是北京唯一保存完整的箭楼。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楼高33米,长313米,宽100米,气势壮阔,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对应。在今后的五年里,它会在现有的规模基础上改建扩建。
  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61年7月1日正式开放,馆内以45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绘画、模型、雕塑等展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过程。陈列分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近代工业的产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是中国目前革命文物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1959年10月迁入现址,馆名为郭沫若先生亲笔所题。现有展厅约9000多平方米,文物藏品30多万件,其中一级文物2000多件,文物照片10多万张,图书馆藏专业书籍20多万册。
  (2)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侧。1925年10月10日建立。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明、清两朝最大的皇家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场所,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在公元1420—1911年这491年间,从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仪,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后居住在这座宫殿内,对全国实行封建统治。宫内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政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宫(皇帝结婚新房)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辅以养心殿、奉先殿、斋宫、毓庆宫、宁寿宫、慈宁宫以及御花园等,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妃嫔、皇子、公主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废帝溥仪仍居住在故宫后半部分。1912年将外朝辟为“古物陈列所”。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部将鹿钟麟把博仪驱逐出宫。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将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1949年以后,政府对这座古代建筑和文物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并整理展出大批文物,使其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古文化艺术博物院。并在西华门内成立第一档案馆,专门从事整理政府和宫廷档案。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国家级博物馆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近年推出珍宝,钟表、绘画、陶瓷、青铜器等系列专馆展出珍贵的收藏品,并展出50周年入藏精品、花卉展等史题展览。到此旅游买到导游书、导游卡,还能购到绘画、陶瓷、青铜、雕刻、书法等书籍以及故宫旅游纪念品。
  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分两大类,一类为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目前保存和恢复的有前三殿、后三宫、西六宫、养心殿等多处。与宫廷历史有关的文物专门陈列有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的宫廷收藏珍宝陈列(珍宝馆)、奉先殿的宫廷藏钟表陈列(钟表馆)、乾清宫东庑的《清代典章文物展览》、坤宁门东板房的《清代玩具展览》、阅是楼(养性殿东侧)的《清代戏剧文物陈列》。另一类为历代艺术陈列,开辟有专馆长期或定期展出藏品。现有保和殿及其东西两庑的《历代艺术馆》,斋宫、诚肃殿、景仁宫的《青铜器馆》,承乾宫、永和宫的《陶瓷馆》,钟粹宫的《明清工艺美术馆》,景阳宫的《文房四宝馆》,皇极殿东庑的《铭刻馆》,皇极殿及其西庑的《绘画馆》。《绘画馆》为不定期展览场所,经常轮换展出院藏历代法书名画。故宫博物院还举办各种临时特别展览,较大规模的展出有《敦煌艺术展览》、《五省市出土文物展览》、《三门峡出土文物展览》、《全国流散文物展览》、《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展览》、《全国出土珍品文物展览》、《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展览》等。故宫博物院还将院藏文物组成各种专题到国内各省市和国外展出,至1985年为止,已到过国内20余个省市和地区。自1935年故宫文物第一次出国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以来,已到过亚、欧、美、澳四大洲14个国家39个城市展出。故宫博物院自建院开放以来,观众人数逐年增加,1985年观众超过1100万人次。
  游览故宫,可以从天安门进,也可以由后门神武门进。进入天安门,穿过一片青砖铺地的广场,便到达紫禁城的正门午门。穿过午门,又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一金水桥。过桥经太和门便是雄伟的太和殿。从高处看,金水桥和流经广场的那条御河,其形状恰像一把巨大的弓。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过乾清门,便进入内廷,内廷分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路线。半日游只能游一条,一般可走中路,可看皇帝的卧室(乾清宫),放置皇帝印玺的地方(交泰殿),皇帝结婚的新房(坤宁宫),嫔妃所住的地方(其中有的已辟为展厅)和御花园等。

上一章

第1/22章

下一章

设置
目录
详情
收藏
下载客户端立即享受免费阅读
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