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了解古代文化的必读书。全书编排极有条理,凡100门,皆两字为题,如道教、儒教、文字、贡举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科举、铨选等政治制度,又有壁记、烧尾等官场习俗,也有婚仪、服饰、饮食、打球、拔河、绳技等社会生活,还有碑碣、羊虎、纸钱、石鼓等名物的讲说,所以常为治唐史者尤其是研究唐代文化史者所取

这个故事大意是讲邓家同郭熙的一段因缘。邓椿的祖父在枢密院任职时,皇帝降旨在龙津桥畔赏赐一座宅第。这宅子直到邓椿父亲那一代,还没造完。宅子中满墙的图画,都是画院画师所作的翎毛花竹及家庆图之类。一天,邓父去视察,看到裱画工人用破旧的绢本山水画揩拭几案,拿来一看,才发现是郭熙的作品。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马思进《武经总要·百战奇法》刻本为底本(简称“马本”),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唐富春《武经总要·百战奇法》刻本(简称“唐本”)和王鸣鹤《登坛必究·百战》刻本(简称“王本”,但该刻本仅存录《百战奇法》前集之五十战)、崇祯九年(1636年)所刻《韬略世法》丛书

关汉卿等: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三卷下

秦观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

《中朝故事》乃偓任史官时承命而作,记唐末懿宗、僖宗、昭宗、哀宗四朝故事。因南唐国主李昪自以为出太宗之後,承唐统绪,故称唐为中朝。书名之由来本此。上卷多载君臣事迹及朝廷制度,下卷则杂录神异怪幻之事。

《三水小牍》记载晚唐的异闻轶事,一部分带有神怪色彩,故事悲惨动人,人物颇具个性。文中偶尔穿插一些诗歌骈语,文辞华丽,在晚唐小说中较有特色。

1247年王贵学编著《王氏兰谱》,比《金漳兰谱》晚14年。比较两部兰谱,(王氏兰谱)记述更详,水平略高。为此古人评说:“较赵氏金漳兰谱更可贵”。分兰之品第、灌溉之候、分析之法、沙泥之宜、爱养之地、兰品之产六则,为王世贞所称。

仲长统《述志》诗,允谓奇作,其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者,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昌黎志辟异端,而汉三贤赞,统与焉,殆未之察也。汤伯纪注陶渊明《述酒》诗,定为瘦辞隐语,盖恭帝哀诗。发千古之未发,诸否之韪之,其难解处,亦不敢决,得存疑之意,愚尝有一二管见补之。“重离照南陆,

《尹文子》 ,旧列名家,今本仅一卷,分《大道》上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