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月如无恨,月自常圆;天若有情,天应终老。试看山中白骨,一梦如斯;无非镜里红颜,三生莫问。如《石头记》传奇,演红楼之歌曲,即色皆空;惊黑海之波涛,回头是岸。绛珠还泪,谁怜泪眼之枯;顽石多情,终负情天之债。忆雯、鹃而饮恨,涕蜡流干;代宝、黛以衔悲,唾壶击碎。然而王嫱归汉,不埋塞外之香;荀粲齐眉,尚
宋·陆佃解 卷上·博选第一 王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权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厮役,五曰徒隶……
历史是既往的人类生活。人们渴望了解历史,了解本身所属国家、民族、社会的过去,总结成败经验,吸取智慧,于是,历史著作应运而生。历史著作以真实地记录历史过程、历史人物为目的,一般比较枯燥,趣味性差。为了克服这一毛病,于是,就有了创作历史文艺的需要。历史文艺虽以历史上发生过的某些情节为依据,但可以虚构、想
大凡中国人有一种特别学问,从遗传性带下来,水不能濡,火不能灭,叫做只知利己,不知利他。揣摩纯熟,养到功深的,就是于人有害。只要于己有一丝的好处,且把良心歪到半边,千方百计,竭力钻谋,便像心如意了,还不住手。广东地方又有两种普通学,一赌,二鸦片,人人皆知,人人皆喜,不知丧失多少生命,破败多少人家。咳!
《史通》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论又称史评,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本书总结了前人有关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与论相结合的传统﹐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作者尽可能占有丰富资料﹐从当时达到的理论认识水平探讨绘画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并以系统的绘画史实来支持其理论认识。全书以大量的篇幅阐述绘画史及某些画科史的发展演进﹐讨论重大的理论问题。
青云渺渺紫云现,嘉庆皇爷登金殿。 十二才官造监石,此书名为《红风传》。四句提纲叙过,引出一部《红风传》来。
中国姓氏来源比较复杂,有以国为姓的,有以封地名为姓的,有以官职名为姓的,有以谥号为姓的,等等。一些姓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本书主要采用《百家姓考略》。诠释《百家姓》,是一件比较费心的事情,因为注本较多,对笔者的诠释思维和模式是一种启迪,但同时也是一种束缚。本书在吸收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在一些大姓的后面附
《梦中缘》根据《聊斋志异》之《王桂庵》一文改编。故事说的是河北大名书生王生新近丧妻,为排遣心中郁闷,借以文会友之名,只身乘舟南游,偶遇船女芸娘,顿生爱慕。不料未及开口谈及婚事,船女即行船而去。王生返家后,终日朝思暮想,甚至一度南下寻找。一日梦至江村,与日夜思念的少女相逢。次年王生至镇江,误入一村,景
《归莲梦》共十二回,题“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作者的真实身份与姓名已不可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明代后期。